Couldn't find the suitable course review? Try ask your question at Ask Question section to discuss with the community!
7
4
2

CUHK

PHIL1110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Questions May Be Interested



Course Reviews on Tze-wan Kwan Teaching PHIL1110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Shared by Anonymous

2018-08-25

Professor: Tze-wan Kwan


Course Description
引論

「哲學」和 philosophy 概念的緣起

一些常見的有關哲學的誤解

對哲學常見的一些疑問

介紹幾位哲學名家對哲學的基本看法

康德 (Immanuel Kant)

柯靈伍德 (R.G. Collingwood)

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波柏 (Karl Popper)

西周青銅器「大克鼎」與「史墻盤」中的「哲」字

哲學問題

何謂一哲學問題 (puzzle, quest, question, problem)

Problematik, Problemhorizont, 與 Problemgeschichte

哲學問題展開的場域 - 生活、思慮、語言

從「疑惑」到「解惑」(From Problem to Problem Solving)

人類精神文明的主要軌跡:宗教、藝術、哲學

希臘悲劇與哲學

希臘悲劇對希臘社會的意義

希臘人獨特的神祇觀念

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

尼釆的悲劇理論

悲劇與哲學的興替

希臘悲劇於今對吾人的啟示

宗教與哲學

宗教和 religion 兩概念涉及的理論意涵

從哲學的觀點分析宗教作為一種現象

宗教的「真理」問題如何衡量 (Lessing)

宗教於人際溝通-孔漢思及其跨宗教判準理論 (Küng)

宗教與宗教感 (religiosity)

從大腦左右不對稱問題看哲學活動的機制

大腦左右半球不對稱問題之背景

雅各布遜 (Jakobson) 對大腦左右半球不對稱問題之觀察

「存活」的重新釐定

海德格《存在與時間》一書對人存活結構的分析

大腦左右半球之“互補”(complementarity) 與“整合”(integration)

從大腦功能之整合談合哲學活動之整合

從大腦左右不對稱問題帶出對教育的反思

「世界」作為一哲學問題

世界、宇宙、kosmoV (kosmos), fusiV (physis)

世界作為「界域」(horizon) - Husserl

世界作為「因緣整全體」(Bewandtnisganzheit)-Heidegger

世界與「世界觀」 (Weltanschauung)

World-1, World-2, and World-3 (Popper)

「自我」(Self) 引出的種種哲學反思

「主體」(subject) 與「人格」(person)-現代人的兩種「自我形象」

主體理論 (Subjectivism) 與主客對立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人格理論(Personalism) 與社會現實 (social reality)

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論自我與他人



附:subject-person.doc

「經驗」與「知識」

經驗概念在西方-empeiria, experience, Erfahrung, Erlebnis

關於「經驗」的幾種代表性的學說-Plato, Aristotle, Hume, Kant, Hegel

知識概念-gnwsiV, episthmh, knowledge, Erkenntnis, Wissen, Wissenschaft

知識的能力與界限 - Aristotle, Kant

知識的「客觀性」- Popper, Kuhn, Putnam

知識的「系統性」(system)

知識的「界域性」(horizon)

知識的「價值負載」(value-ladenness)

「共相」與「個體」

共相作為一哲學問題: 共相論爭 (Universalienstreit)

個體作為一哲學問題: 個體化原則 (principium individuationis)

「共相」與「個體」問題的交互依存性

「價值」與「實踐」

價值 (value) 概念的多面性

事實 (facts) 與價值 (values)

價值與實踐的關係

價值哲學與人文世界

範疇理論與人類文化傳統

釋名:「範疇」,category, predicament, kathgoria

範疇系統 (systems of categories) Versus 範疇理論 (doctrine of categories)

範疇系統所表現出的兩種特徵

名目的臚列 (itemization of issues)

秩序的安排 (structural ordering of items)

範疇系統的一些具體例子:

西方哲學中的範疇系統

: 亞里斯多德的範疇系統 (附:閱讀材料)

中國哲學中的範疇系統

: 《尚書‧洪範》中的範疇系統

印度哲學中的範疇系統

: 世親《百法明門論》中的範疇系統

範疇理論與「文化拓蹼學」(topology of culture)

從《周易》看中國傳統對變化的反思

易之起源

易之結構元件

易卦之排列方式-「卦序」的問題

今本《周易》所揭示的主要哲學理念

周易對中國人思維的影響

周易對漢語的潛在影響

張載「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解

佛學基本概念與佛家的生命智慧

「三法印」

「四諦」:苦、集、滅、道

「五蘊」:色、受、想、行、識

「六根」、「六塵」、「六識」

「三科」與因才施教:五蘊、十二門、十八界

「十二緣起」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智慧中的「二諦觀」

佛教的空觀:「人無我」與「法無我」

世親《百法明門論》中的「五位百法」理論

從佛家「曼荼羅」(mandala) 製作所得的啟示

從哲學觀點看人類的未來

預言 (prophesy)、科幻小說 (science fiction)、末世學 (eschatology)、與未來學 (futurology)

綠色運動的理論反思

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能趨疲定律)所引起的問題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The Law of maximizing Entropy)

羅馬學會 (The Club of Rome) 及其活動

《成長之極限》及其對未來社會的預測

《成長之極限》所引起的震撼與討論

綠色運動 - 對熵增定律的回應!
Assessment
50%:期考(兩小時)

40%:學期論文(約四千字)

10%:課堂參與
Grading
Login is required for this action, please click here to login or register a new account.
Teaching Skills & Others
Login is required for this action, please click here to login or register a new account.